身心靈 Sprituality

後記:〈心地之音〉聖樹、精靈、大地信仰,愛爾蘭傳統凱爾特(Celtic)文化訪談

在【心地之音】podcast上,得心很有執行力的把焦點放在愛爾蘭「聖樹、精靈、大地信仰」上,那麼我就在這裡補點後記吧。

心地之音的第三集的這個訪談中,跟得心有很多有趣的討論,從leprechaun精靈開始(偏偏得心告訴我這個訪談想法的時候,剛好聖派翠克節沒過多久,我囤積了許多Lucky Charms愛爾蘭風棉花糖麥片),到人跟樹一起做瑜伽(?!),翻出我好多回憶,也幫助我繼續釐清自己的想法。對這個主題,有許多點還可以聊下去,幸好得心很有執行力的把焦點放在「聖樹、精靈、大地信仰」,那麼我就在這裡補上點後記吧。

網頁版收聽方式
部落格 https://bit.ly/2VHDr7b
Spotify https://spoti.fi/2RFeB5I
Sound On https://bit.ly/3cxCzYu

iTunes Podcast
搜尋【心地之音】EP03|聖樹、精靈、大地信仰,愛爾蘭傳統凱爾特(Celtic)文化

為什麼對樹會有敬畏之心,拍照都覺得很不應該?

得心提到的,是愛爾蘭遊記:The Burren(精靈篇)這篇文章,其中有些照片,是在當地人所認為的精靈塚拍的照片,在那個環境,我都手機都是放背包裡,不敢分神去照相,去取景構圖對焦,直到覺得已經靜下心融入環境之後,覺得非得留下個視覺證明並保持記憶不可, 才心中一邊說「對不起,可以還是照相留下紀念可以嗎?我怕會忘記自己看到什麼,也希望照片可以幫我回想當下的感受。」,一邊拍照。在深入大自然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很常拿出相機了,但還是被Jackie好奇地盯著說,「你真的拍很多照片內。」覺得很不好意思!

我很好奇,為什麼我跟得心都很明確的有這種不敢照相的感覺?是否有種利用大自然,或是不夠投入當下的一種自覺?是樹傳達給我們的訊息,希望我們做更重要的事?又或是這是種只能自行體會,不應藉由媒介去扭曲的體驗?這呼應到神秘學的基本矛盾現象:不要去宣揚去大肆談論,神秘之所以神秘,是因為一旦受限於媒介,意義就已變質。

而是否有許多人有類似的感受呢?非常好奇大家推測的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我覺得愛爾蘭讓我想到台灣?

同樣在大陸與海洋的交界處的台灣和愛爾蘭,都有著美麗的暱稱:福爾摩沙,以及翡翠之島。之前提過,對我而言葉慈很能代表我對愛爾蘭的著迷,因為他兼具藝術家、愛國人士以及神秘學家三種身份,而我們現在能認識到豐富的愛爾蘭及凱爾特文化,也要感謝他所帶動的愛爾蘭本土文化復興:凱爾特黎明。在愛爾蘭,講愛爾蘭語的人口非常少,大多集中在較鄉村的西岸,但現在愛爾蘭語教學以及對本土文化的栽培,已經豐富很多,這讓我有種親切感。

聖樹到底是什麼?聖樹工作坊裡有什麼特別的體會嗎?

凱爾特文化以及較現代的德魯伊信仰中,聖樹之首是橡樹,具有豐富象徵性意義及力量。其餘的聖樹,因為樹的特徵、用途、生長環境等,又有分成較為尊貴的chieftain tree,如紫衫yew、榛樹hazel等,及其他的神聖樹木花楸rowan、aspen白楊等等,各為陰曆十三個月的代表樹。

以聖樹為主題的工作坊,就是用些學習方式或工具去更加理解或是接觸這些樹。我去的工作方,就剛好是使用Gaia Touch、引導式靜心跟聲音療法這三種形式。至於樹跟我說了什麼嗎?有什麼特別的體會嗎?有的時候閉上眼睛,我會見到一些畫面,有平實的樹海景象,也有比較可怕的,看到腐朽黑色的樹幹,凋零與死亡,那一次我覺得是看到一種環境崩壞的可能性。有著不同的情緒,例如感恩、感動、雀躍,或是腐樹這樣的警告意味。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當下的感受,例如從純粹看見一顆樹,到有了深層的療癒,也像是當洗澡變成了有淨化作用的淋浴,讓想法視野換然一新。一個生態之旅的散步,去觀察這些樹,畫下他們的葉子和樹枝生長方式,也會是個很好的工作方。

蓋亞瑜珈是什麼?

我的導遊Jackie在Gaia Touch創作人Marko Pogačnik來到Burren地區的時候,跟Marko學了蓋亞瑜珈,然後融入到她的工作坊和行程中,日後我在2019英國的一場活動也有在體驗到。我將它暫且翻為瑜伽,是因為Gaia Touch的本質是藉由移動身體加上內心意念,往內在探索,與環境建立心境上更密切的關係,目的是集體的提升人類意識層次,為地球療癒。從外表看來,動作非常單純,沒什麼特別的,但實作起來非常神奇,心境真的會隨著身體移動而轉換,身體也隨之感到舒適,這對有做瑜伽的人來說,則一定不陌生。每套動作背後,都有特定的主題範圍,我建議可以網路上搜尋Gaia Touch影片,跟著做做看。這裡放上Marko的一個示範影片。

Marko Pogačnik-Gaia Touch-body exercises for transformation-18 min from Bojan Brecelj on Vimeo.

樹會跟我們對話嗎?

得心提過,在開始企劃心地之音這個以大自然為主題的podcast之後,開始注意到台北很多樹,樹木好像都突然變得很顯眼,在呼喚她一般。當我們開始注意到樹,很多時候是因為主關心態變化的關係,但是這個想法本來來自大地信仰以及自然魔法等領域,我卻在與這些領域無關的情況再度接受到這個訊息。初次見面的男朋友家人長輩,告訴我「與樹對話,他們感受得到喔。」與凱爾特及自然信仰無關的書,也說著「樹是與人類最接近的植物喔。」這背後的理論並不如實際感受那麼重要,但是討論起來非常有趣,讓人更有啟發。

這是葉慈詩中所提Slishwood(Sleuth Wood)公立公園裡的步道,比較沒有不敢拍照的敬畏心情 XD。

我腦海回想起在網路上交流後,初次與得心見面是在桃園機場仍在規劃的三航美食街,她自己就是非常有行動力的特地來見面聊天,期待心地之音讓許多行動家、夢想家都浮出檯面,集結療癒地球的力量。

 

1 comment on “後記:〈心地之音〉聖樹、精靈、大地信仰,愛爾蘭傳統凱爾特(Celtic)文化訪談

  1. Makes me want to go to Ireland!

    Like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