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旅行.遊記

梅芙女王長眠地:愛爾蘭斯萊戈Knocknarea石墓遊記

用五小時走過古今人們的咀嚼、聯想,是令人心滿意足的慢遊。

人生第一次起意去愛爾蘭的時候,是去見識精靈與精靈傳說來源的土地。但實際上要去哪些地方做什麼事,才算是對Eriu女神跟達奴神族致意呢?

本來還考慮去英國,過程中,Morgan Le Fay跟Maeve都現身過幾次,稍微了解梅芙女王Queen Maeve的故事之後,發現傳說中她的埋葬處(之一)就在西愛爾蘭的斯萊戈郡Sligo,也就是葉慈鄉,相關景點可以一網打盡,所以就把旅程鎖定在西愛爾蘭。最後,就成了一個徒步朝聖之旅。

我的梅芙女王陵塚一日路線圖

徒步之旅的行程計畫過程

說是說能一網打盡,不過傳說中愛爾蘭點與點的距離無法用長度或時間衡量,再加上沒有自行開車,看似近的點其實也不好到。

Co. Sligo斯萊戈郡北部

斯萊戈的主要城市Sligo及市區在北邊。往東可以到Lough Gill以及詩中的「Lake Isle of Innisfree」,往西有Carrowmore Megalithic Cemetery石墓群,再往西就到海邊面向大西洋了。

在海邊以及內陸石墓群的Srandhill鎮之間,有個叫做Knocknarea的山,山頂有個大石堆,就是傳說中梅芙埋葬之地。

要前往Knocknarae,Carrowmore也順路,於是也成了旅途的一部分。它是西愛爾蘭重要的石墓群,名列「Big Four」之一,其他三個則為世界遺產的博因谷(紐格萊奇所在處)、Loughcrew(位於Slieve na Calliagh)和Carrowkeel(一樣在斯萊戈,但是在東南方較遠處)。

只是,要坐車到Carrowmore並不難,因為它是國家管理的知名旅遊景點。但是從Carrowmore要到Queen Maeve’s Cairn,說近不近說遠不遠,研究了一番,我就決定完全步行,就當作是朝聖,藉由緩慢的步行來體會對這片土地傳說的感受。這樣它就是行程的一部分,不去糾結損失的時間。

為了增加觀光客感,我也特意安排這行程從東側上山,往西側下山到達海邊小鎮,然後挑個好吃的餐廳,洗個當地受歡迎的海澡浴,再趁天黑前搭公車回斯萊戈市區,這樣就是大點小點觀光客點全包的完美行程。

出發了!遠方的陵墓,才一丁點大

在Carrowmore觀光區的時候,就可以見到目的地的遠山Knocknarae以及山頂的小尖頭陵塚了。

在Carrowmore所拍,遠景是Knocknarea山,山頭有個小尖頂即為Maeve’s Cairn,那就是我的目的地。

Knocknarae這座山,可以說是當地居民的健行步道,山底有個停車場是步道起頭。從Carrowmore走到步道起頭,大概要走一小時,然後從步道開始大概要爬一個半小時到山頂。

我在參觀完石墓群之後,就戰戰兢兢又興高采烈的開始在鄉間小路亂走。雖然鄉間寧靜,我還是會緊張,例如會不會誤闖私人民宅農地,黑髮黃皮膚會不會很可疑之類的。

找到了!下一個徵兆

出現路牌了!
往左是回頭去Carrowmore,往右是前去爬山。

時而享受,時而懷疑的步行過程

一路上人聲稀少,但不覺得偏僻,只是不時有車子飆過我身邊的時候(此行真是體驗到愛爾蘭車速之快,在窄小道路暢行無阻),我就會懷疑自己,這麼普通的一個路線,怎麼還浪費時間走路。

不久經過一個Wild Atlantic Food cafe招牌,想想可能是我唯一吃午餐的機會,就進去了,結果裡面非常可愛,讓我很懷念亞洲的咖啡廳。我點了烤水蜜桃沙拉,裡面的山羊乳酪我沒見過,那新鮮農場直送的滋味難以忘懷!

一路上的景色,就算是在銀灰積雲的籠罩下,碧原野花也顯得滋潤迷人,而且更有愛爾蘭風情。樸素陳舊的屋舍,提醒著美與神秘時常隱化在平凡處,也提醒著過著日常生活的當地人,也不一定會認同我這外來者眼中的信仰或神秘學。幸好,在這年代,梅芙女王以神話以及自然景點地標的形式活著,因此無論是否源自信仰,人們都有共通的語言。

其實,我也內心忐忑一直在尋找下一個路牌,確認自己沒走錯路,確認手機還有訊號,不然在這裡走錯方向要好久才能回到「正途」。就這樣緊繃的走一段,再放鬆地走一段,再猛拍照片的走一段,這樣循環。

終於到了山腳,開始爬山!

看到了停車場以及這樣普通的介紹牌,我為想像與現實世界終於接軌而鬆了一口氣。

愛爾蘭語的Cnoc na Riabh,羅馬化拼音成了Knocknarea。

抬頭往前看,銀髮族也爬山爬得興高采烈。回頭往下望,頂著雷鬼頭的男子開心的蹦蹦跳跳下山,似乎已經爬完山。在美國很容易把嬉皮造型等外表特徵跟追求身心靈者、女神及異教信仰者連想在一起。在曾經天主教化以及純樸的西愛爾蘭看到這樣的人,還頗違和,畢竟大多數人不是信女神或精靈的。

山並不難爬,但也會走得氣喘吁吁。想不到,從另一側下山時才真讓我心驚,難以想像會有家長帶小孩走山邊另一側的狹窄步道上下山。

Maeve’s Cairn:梅芙女王長眠處

到了到了,前方那平凡無比,卻也不太巨大的石堆,就是景點。石堆前方有個立牌,提醒大眾切勿帶走石頭,更禁止走上石堆(記得山腳似乎也有說明,帶一顆石頭上山放在此處的傳統),也說明對有些人來說,這是真正具有信仰意義的地標,因此請保持氛圍寧靜,人與人之間保持空間。

很遺憾,我待在山頂的時間,不斷有人走上石堆,再度攻下一個「頂」,也可以看得出石堆的凹槽是人們走過的痕跡。

周圍生意盎然,有其他小石堆,以及石頭圍牆,不知誰家的羊兒來來回回的吃草話家常。

在神話中,梅芙是康諾特省好鬥又「飢渴」的女王,與夫君比財力而引發了「庫利牛長征記」之故事,戰後兩敗俱傷,關於她埋葬地的傳說,其中之一是她最後身著盔甲手持兵器被埋葬此地,並且面向北方敵人阿爾斯特省,以便隨時呼兵再起。

但更多觀點認為,梅芙的埋葬地其實也是她的出生地,不在斯萊戈,而是康納特省羅斯康芒郡(Co. Roscommon)大型石墓群Rathcroghan。Rathcroghan被視為諸代王族及神明的根據地,在許多記載中出現,跟女神摩莉岡以及許多異世傳說相關,也據說是薩溫節傳統的起源地。

在凱爾特黎明中的《Drumcliff and Rosses》一文中,葉慈描述異教傳說如何長存人民心中,即使鄉間婦女看著大地信著上帝,同樣她的集體記憶也存在著凱爾特女王的傳說,因此,屬於家鄉的「異教」文化又怎麼可能被後來的天主信仰清得一乾二淨呢:

[...] because northward in Ben Bulben, famous for hawks, the white square door swings open at sundown, and those wild unchristian riders rush forth upon the fields, 
while southward the White Lady, who is doubtless Maive herself, wanders under the broad cloud nightcap of Knocknarea. 

- W.B. Yeats, Drumcliff and Rosses, The Celtic Twilight

Knocknarea解說牌上,引用了葉慈的這兩句詩,全詩也被人改編成了歌。

The wind has bundled up the clouds high over Knocknarea,
And thrown the thunder on the stones for all that Maeve can say.

– W.B. Yeats, Red Hanrahan’s Song about Ireland
Red Hanrahan’s Song about Ireland

往西邊的海洋小鎮下山

大多數人應該是循著原路下山,開車回家。我則是走另一條路到海邊,想用海澡浴和精緻料理,繼續我的觀光行程。

從東邊上來,要繼續沿著箭頭方向前進囉。

我在此行出發前,調查了步道情況時發現有人提出步道容易因為天雨路滑又陡峭造成老人與小孩受傷。下山時,我才知道他們講得是這一側。且看,這只有兩個腳掌寬的木頭步道,該擔心的是不是整個人會踩空滾下去,而不只是天雨路滑這件事啊?

下山的景色除了更為濕潤茂密,也有海景,我就是看著這景色,心中唱著海藻歌Dúlamán,嚮往著等待我的海澡浴。

Strandhill小鎮不是大點,大概就是當地人週末一遊放鬆的去處。我事先查好了公車班表,預定了海藻浴,並招待自己吃上此次愛爾蘭行程中較花俏的一餐。

就讓這一點一滴,新與舊、人造與自然相交疊合,希望這塊土地的故事與感性,也能透過把一部分傳承出去。

4 comments on “梅芙女王長眠地:愛爾蘭斯萊戈Knocknarea石墓遊記

  1. 說到 Queen Maeve ,之前曾入手一套牌卡 White Light Oracle 裡面有一張就是 Queen Maeve,印象中牌意與「堅守界線和自己的領域」有關。牌卡圖面上的女性(https://images.app.goo.gl/BUUmGcMNuFL2DSWc9)也讓人覺得充滿了力量。

    Like

    • 哦哦,真美的風格,謝謝分享!我喜歡她頭部放射狀的寶石排列。這種堅強和勇猛對有時令我望之卻步,特別不容易學習。

      Liked by 1 person

  2. Thank you for this adventure!

    Like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