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伊 Druidry

歐恩樹文牌陣筆記:運用丹麥哲學hygge的感受力

花楸樹文提到 control of all the senses,讓我想到感官在hygge中的重要性,深入體驗生活,讓自己跟物質世界的連結更踏實,減少分心迷惑。

2020. 12. 15
十二月中思緒煩雜,難以專心,每件事做了幾秒鐘就分神作下一件事。於是,我抽了樹文卡想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建議。

給自己解讀真有點不容易!

十二月中在打包搬家中度過,工作還外加人際人事問題,一邊處理文件並準備過節。我一看到ᚕ koad/groveᚁ beith/birch就覺得印證了搬家是讓我焦慮不已的癥結,因為這兩張牌都在我搬家前的牌陣中出現了,而grove則從「現狀」的位置轉到「緣由」。

ᚁ 樺樹顯示我的紛雜來自於沒有清楚的目標,而防禦這心魔的方式,是好好掌握五官六感(ᚂ 花楸 rowan/luis),因為這樣會讓你慢下來,找到每個當下的目標。

所謂保護、掌握感官,又是什麼意思呢?對這時的我來講,丹麥的hygge哲學是最好的解釋。因為,Little book of Hygge及Hygge Planner Show都說,充分用感官去體驗當下,理解幸福感來自哪裡,也就能開拓更多的「幸福感」。

不到一年前才剛搬家的我,透過學習hygge將心思穩定下來,如今再次搬家,又想到Hygge。

丹麥的hygge,是加深感受力的哲學

發音類似「乎個」的「hygge」風格哲學,在2016年在全球蔚為風潮,指的是一種溫暖幸福感。表面上,可被視為一種設計風格;背後,其實是一種知足、珍惜並享受當下的生活態度。

幸虧讀了《我們最快樂:Hygge,向全世界最幸福的丹麥人學過生活》這本書,我對hygge的認識不再是神話般的人生改變術。

這本書由哥本哈根快樂研究學會執行長麥克‧威肯Meik Wiking出版,深入淺出的解構hygge的文化緣由和在生活中的各種面向(例如丹麥文中,蠟燭的意思是「活的光」,而在丹麥人人愛點蠟燭,但極少用香氛蠟燭,因為享受的是光所建構的時空感)。

當初會開始學習hygge,是為了尋求「簡化」的答案。那是在2020年初剛搬家、頭次獨居、疫情及居家令剛下來的時候,一直思考我怎麼知道怎樣的家才是我想要的樣子?怎樣生活才叫簡單富足?還要丟多少東西才夠、要洗碗打掃多少次空間才夠舒適?我的疑惑從物品的斷捨離,延伸到心思上要如何簡化。我的時間到底應該拿來做什麼、思考什麼?一直專注外在,例如桌子有多乾淨、櫃子有多空,目標若不清楚、心若不靜,也是徒然。

就這樣,變得焦慮,也聽了一些極簡生活的podcast,找到了The Hygge Planner Show這個podcast,平易近人的播主分享説這本書改變了她的人生(她是內向型人格的丹麥人)。事後我才知道她也藉由所學設計一套適合內向者的Hygge 手帳系統。我覺得她的歷程及人格既平凡又獨特,在獨立創作者倍感艱困的疫情期間特別讓人有共鳴。

花楸Rowan的防禦魔法

根據Liz and Colin Murray版本對rowan的解釋:「protection against enchantment, control of all the senses; second month; December.」,我覺得enchantment指的是各種令人分心失去方向的「貪嗔痴」等等。一個人中了精靈的法術,可能會看到幻象、假象。被遺忘了、失根的自我特別容易中術,因此紮實的自我認知跟環境認知就是增強防禦力的方式。現代人追求斷捨離背後的功課,也是要先知道什麼令自己「怦然心動」。

而在花楸描述中點出「control of all the senses」也很有趣,因為這立即讓我想到感官在hygge中的重要性。那是深入體驗生活的態度跟技能,會讓我跟物質世界的連結更踏實,內在也更堅實,那就是防禦魔法吧!

快樂研究學會的那本書中,分享了不少丹麥詞彙來表現「hygge」是來自日常生活。它所成立的環境,是丹麥真的很黑暗很寒冷的地區,以及一個喜歡熟悉感、對外人較不友善的環境,所以多一點點的溫暖或感恩之心,都能幫助人。

  • Hyggelig:形容詞,「很hygge」的意思
  • Fredagshygge/søndagshygge [Fredashooga/Sundashooga]:週五或週日的hygge
  • Hyggebukser [hoogabucksr]:hygge專用居家褲,不會穿出門見人的那種
  • Hyggehjørnet [hoogajornet]:「感覺非常hygge」的意思
  • Hyggekrog [hoogacrow]:客廳或廚房可以進行hygge行為的空間
  • Hyggeonkel [hoogaunkel ]:對小孩好到會被欺負的大人
  • Hyggesnak [hoogasnak ]:淋漓盡致的溫馨聊天
  • Hyggestund [hoogastun ]:「很hygge的瞬間」
  • Uhyggeligt [uh-hoogalit ]:反義詞,「恐怖令人害怕的」

抵抗心魔,書的極簡主義

The Little Book of Hygge《我們最快樂:Hygge,向全世界最幸福的丹麥人學過生活》這本書也是我左思右想,甚至連這本書的exit strategy(產品生命週期的最後,哈哈)都想了才買。

「書」好像很清高,但看了《我決定簡單的生活:從斷捨離到極簡主義,丟東西後改變我的12件事!》這本書後,終於找到有人解釋這樣的觀念:囤積書也有可能是因為放不下某種象徵意義或是身份地位,無法拋下包袱。

把塞爆的書櫃改嘗試「展示法」後,覺得清爽不少。當我需要調酒,就是固定去拿最上面最厚的那本小書。當我想進入凱爾特精靈世界,就是那三本書供我選擇。如此一來,我能專注少數幾本書多一點互動,真正培養感情,從而豐富日常生活,這才是書真正對人的影響。當然,這不代表藏書要少才行,只是多了一層自我檢視。

我覺得在領悟「事情越排越是永遠做不完」的那一瞬間,是防禦心魔的開始。把想要把物品完美分類的焦慮,轉換為「只是放進箱子完成搬家程序」這樣簡單的邏輯。「有一點點不方便」,正是極簡地剛剛好、足以感謝擁有物品的生活方式。明明快打包不完了,還堅持每天泡熱巧克力,那就要物盡其用,提醒自己那是為了放鬆養精蓄銳的特別安排。

最後回到樹卡解讀,很有趣,十一月的樺樹之後緊接著十二月的花楸樹出現,也是在說不要急,順其自然。內心可以亂,但凡事自有其步調,月中了就是月中了,聖誕節將來、馬上將過,就也是這樣。

3 comments on “歐恩樹文牌陣筆記:運用丹麥哲學hygge的感受力

  1. 嗨,謝謝你有來支持我的粉專!
    有件事不知能否請你幫忙~你知道有任何可以讓人不要感到恐懼和擔憂的魔法嗎?
    今天家裡發生一些事,我覺得自己心理上因家人的言語受到傷害,雖然知道是對方可能處在不理性的情緒中,但除了想辦法不去認同那些話之外,不知道還能怎麼處理才能讓心情比較..

    Like

  2. 比較能平靜一些.. 因為內心還是有著被嚇到的感覺,十分悲傷..

    Like

  3. 還好嗎?:( 家人之間很容易演變激烈,我剛好最近也是因為家人的對話而需要些自我療癒,就做了跟Rhiannon女神訴說恐懼與困惑的靜心,還有Morgan la fey找到自己步調的靜心,我可以email給你。比較需要療癒的話,試試內在小孩的靜心,或是用水元素淨化,想像每個恐懼從深處冒出,跟淋浴的水匯聚,流向大海,然後發現彼此都在大海之中跟母神傾訴恐懼,最後進入地底深處從土壤表面重生。可以搭配黑色電氣石或玫瑰、薰衣草、尤加利之類精油。一起加油,照顧好自己~

    Like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