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An Cailleach比凱爾特與得魯伊傳說還老。她帶來冬天,掌管冬天,年復一年跟著萬物經歷死亡與復甦,在愛爾蘭中世紀詩文”The Lament of the Hag of Beara”中,弔唁年華老去的哀傷。

Samhain薩溫節,是冬季(薩溫季)的開始。
想像自己漸漸失去年輕時的生命力與魅力,視力嗅覺思緒不再靈光,也難以奔走創作,在許多方面都受到限制……這是冬天。
現代城市的冬天,再也不嚴峻,反而是溫馨的季節。但其實對世界上許多人來說,冬天仍是生存不易。另一方面,冬季象徵了每個人在任何人生階段都可能經歷的低潮。因此,無論季節的外在體驗,向祖先、向老巫女神學習的精神,仍是不變的。
德魯伊組織OBOD的獨修薩溫節儀式的核心,便是去找老巫婆The Cailleach尋得智慧。
我對她的認識並不多,只在走訪愛爾蘭斯萊戈石墓時聽說,她飛越大地的時候,圍裙兜著的許多石塊落下,便形成了山脈以及石墓。
因此,在這災難不斷的2020,年年期待溫馨冬天的我,為了把握跟Cailleach請益的機會,今年薩溫季打算在儀式前多認識她一點。
薩溫節的女神
在薩溫節許多現代大地信仰跟女神信仰,都是以老婦的形象,引導我們去追念前人、轉向內在、思考死亡與新生。
象徵crone老婦的女神很多,如Innana、Hecate等等。在愛爾蘭及蘇格蘭地區的傳說裏,則有The Cailleach(KAH-luk)這個老嫗的角色。The Cailleach之老,是世世代代的輪迴,是失去形體後又重現形體,累積的智慧因而是如同地質歲月般的古老。因此,她其實也像the crone一樣是種原型,各式各樣的女神、女性人物、甚至山岩地形,則顯示其多種面貌。
她跟地球一樣老
知名的莫赫斷崖南端有塊懸崖,就叫做The Hag’s Head(Ceann na Caillí),從某個角度看,像是一位有鷹鉤鼻的老婦之頭,從崖邊望向大海。也有傳說,她是海神Mannanan Mac Lir之妻,望向大海等著海神、等著她跨越不同時代曾經有過的君王、戰士等戀人。
愛爾蘭米斯郡的石墓就在一座Slieve na Calliagh(Mountain of the Cailleach)的山上,裡面有顆石頭叫做The Hag’s Chair。在北愛阿馬郡和愛爾蘭斯萊戈郡,也都有名為Calliagh Beara’s House的地方。

愛爾蘭及蘇格蘭的神話觀地域和自然屬性非常強,女神多半象徵大地的力量和主權,許多地方也常常以當地所累積的傳說命名。因此,要是一個城鎮有過某種老巫婆的傳說,那很可能附近某座山名經年累月下已經融合The Cailleach的名字。她超越凱爾特的時代,超越現代女神信仰以及德魯伊信仰的範疇,是廣泛民間信仰中的角色。
其中一例,是這位藝術家的短片「An Cailleach Bhearra」,講述Cailleach Beara 的故事。(因語源及方言因素,很多拼法會略有不同。)
Beara是愛爾蘭南端的一個半島,所謂的Cailleach,最主要的形象就是來自這半島的Cailleach Beara,她的愛人總是年輕力壯的男子,甚至國王,而他們總是離開人世,她又孤單的尋找下一個年輕男子。
我很喜歡愛爾蘭許多位於荒郊野外,融入地平線中的故事與遺跡,可能毫不引人注目,也可能異於地表會讓有緣人多看幾眼。令人哀傷的是,許多古墓與石墓,不論是否有名、是否有人經營保護,已隨著時代與遊客的腳步而被破壞,其實光是遊客踩來踩去的腳步痕跡,就會改變、進而傷害遺跡。要讓一個地方保持原有的樣子,非常困難,而當地景漸漸被夷為平地,那個地方的故事也可能會漸漸被淡忘。我覺得,這就是大自然與傳說故事難逃一死之處。想必,也是The Cailleach早已看淡的生死輪迴。
Cailleach女神的冬天
在當地的傳說中,The Cailleach掌管冬天,女神布麗姬掌管夏天,因此若將一年分為冬夏兩季來看,從薩溫節開始的薩溫季及聖燭季是屬於The Cailleach的冬季,在貝爾坦節的時候,她化為石頭,將大地交給布麗姬,直到薩溫再度來臨,她的力量又會回復。
傳說在聖燭節這天,她會出門撿柴,要是冬天還有好些時日,她就會讓陽光普照好撿柴。要是冬天近了尾聲,這天天氣就會極差,因為她不需要出門太久。因此古代人們都期待聖燭這天是個壞天,表示春天即將到來。
面對這樣一位老女神,我相信她能接受我們所訴說的各式各樣哀愁苦痛。有什麼樣的痛苦他沒經歷過呢?什麼樣的重生他沒經歷過呢?面對她,我帶著敬仰,不期盼她會給我溫暖的抱抱,但是我也相信,她不會否定苦痛,她會教我接納。如果她願意,會給我堅韌的力量。
跟這位女神談什麼
薩溫節跟夏至被視為一年之中,通往異世薄幕最淡的兩個日子,薩溫節更是與祖先及逝者連結的日子。我覺得既然能在這一天向這麼老的女神祈禱,不妨也將世界觀放得更大,不但要療癒自己及周遭經歷的傷痛,也可以藉由試著療癒地球,去引發我們內在更強韌的力量。
性別的傷痛
The Cailleach在五朔節最為年輕貌美,然後開始老去,在薩溫節變成最醜最老的狀態。在上面的影片中,遺世獨立的海角是這麼孤單,老巫婆的藍皮膚形象這麼令人害怕, 我們再怎麼美化、尊敬「老女人」,內心深處畢竟誰都不想被孤單變老變醜變可怕,甚至想要相信自己不會變成那樣。我想去慢慢體會各種性別的刻板印象,慢慢體會這令人不安的想法,了解自己怕的是什麼。
土地的傷痛
這位女神的傳說幾乎都跟大地的形成有關,她的具象化都是地點,如斷崖、山脈、石墓等等,據說她本人在力量最微弱的時候也是變成石頭。如果她世世代代遭受海潮的侵蝕、人類的改造,如果她本質就是不斷面對天然以及人為的武力進攻,但同樣具有創造山脈的力量,她的願望會是什麼?
生活的傷痛
在老婦悲歌<The Lament of the Hag of Beara>中,她緬懷年輕時的黃色長髮,年輕力壯的戀人及喝不完蜂蜜酒,是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享樂。在疫情之下,全球大部分的地方已經失去了所謂的正常及平凡,人們努力重新定義平凡的幸福。而愛爾蘭及蘇格蘭流傳下來的老婦的故事,表面上是悲歌,但也隱藏著那川流不息的生命力及主權,因為越是用力生活的點滴,越會成為回憶,成為未來的養份與力量。
接近十月底的時候,我們再來聽聽老婦悲歌的朗讀版,體會她的聲調,情緒。
最後,雖然薩溫節與老婦女神總是有個沈重的基調,但是在傳統上畢竟是收成、團聚吃喝的時節,所以一秉凱爾特節慶的精神以及女巫的精神,還是要以希望與力量告終,還是要吃好歌好,能慶豐收就慶豐收,能分享就分享給精靈及好兄弟等過客,並照顧好你的家與家人!
Pingback: 德魯伊的薩溫節:冬季女神 The Cailleach的三個面貌 – The Other Worl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