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信仰大自然,一方面又對於自然物種一知半解,在這樣的情況走上德魯伊之路,等於是重新學習自然科學的開始。
在學習德魯伊的過程中,會認識凱爾特聖樹如橡樹、白樺等,以及它們的意涵,但學習聖樹意涵只是其中一環,對自然環境的科學認知仍然很重要,因為認識自己生活當地自然環境培養與當地的關係,也才是德魯伊日常的體現。當然不同緯度、不同生態圈的主要樹種都不同,加州灣區遍地都是紅衫,想知道哪裡有樺樹、白楊、橡樹等可以去練習分辨,還真要看機緣。一邊紙上談兵嚮往聖樹,還是要一邊認識當地植物才有滿足感!
找個自然科學課本
有些人對鳥呀樹木極為敏銳,對於各種特徵如數家珍,甚至可以循著介門綱目科屬種去辨認物種。對我來說,許多花木植物都長得差不多,但個體差異又非常大,有時文字寫得清清楚楚的特徵,我看實體也看不出所以然,就算手邊有照片,我還是無法依照主要區別去分辨物種。
像我這樣的自然科學傻蛋,其實把自己當作小學生更為輕鬆。想了解樹,反而不用急著看整棵樹,可以去看最小的細節。我喜歡在州立公園的書店去找那些教人分辨植物的書,很多寫給小孩的書,淺顯易懂,而且會針對當地的普遍物種而寫,不用像背百科全書一樣累。
我在州立公園看到的這本小手冊「Pacific Coast Tree Finder」,正是這樣的一本書。他教你一次觀察一個細節,例如先觀察葉脈是哪個類型?多瓣還是單辦?等等,一步一步分析下去,就可以找到這大概是什麼樹。
另外在Muir Woods National Monument看到的「In the Company of Redwoods」也是針對當地紅木所編纂的著色書,教你用color tinting 方式邊上色邊認識植物細節。記得小時候美術老師說過,能畫出來,才是真的有「看」,因為你有夠清晰的記憶去把事務具象化。透過這些小練習,在就算半途還是被搞昏了頭,光是練習用眼睛去區分,就是擺脫自然眼盲的開始了。
小時後亂摘的黑莓,竟然也是歐恩樹文
最近從加州去了奧勒岡州旅行,不用深入西北也會經過「太平洋西北地區」象徵性的豐沛森林。卡片插畫中如果講到森林,常常用大片三角形或是箭頭表達,這不太適用於加州紅木及枯黃山丘,但是當奧勒岡州的森林山脈一出現在地平線上的時候,真的就能感受到那些童話插畫試圖傳達的美景。
進入了不同的自然生態,想不到我竟感到有點陌生、緊張,好像去了一個講不同語言的國家一樣。這裡蚊蟲比較毒還是比較溫和?需要小心避免傳播的外來種有哪些?會引發過敏的毒橡長得是否不同?已經習慣加州營地都是高聳紅木,來到這裡卻是草原灌木,空曠了不少,心裡還不踏實。平常容易以為大自然只是個美麗的背景,沒想到竟然有這麼深刻的影響。大自然真的就像我們生活的街道跟文化一樣,跟我們是一體的,不只是純屬於外在的條件啊!
難得有機會多放幾天假到大自然休息,我便想趁機經營跟植物的關係,一種感性、心靈的關係。想不到,因此在自然科學上也有點小收穫。
我對奧勒岡州的回憶,就是豐沛的戶外水源。小時候全家去過湖邊,摘黑莓摘得雙手黑漆漆,在湖裡游泳碰觸許多毛茸茸的水草,還有去火山口湖國家公園跟栗花鼠親密接觸,留下可愛的照片存證。
而這次出遊,因為男友特愛水(湖泊、河流,他都可以泡半天,而且不怕水冰,我們戲稱他是water spirit,我是tree spirit),所以我們特別期待這個在河邊的營地。想不到,這條河流水湍急,大部分的人不是去河灘玩水,而是坐船出遊釣魚,因此河堤長了密集的灌木樹林,沒有任何可以坐下休憩的地方。
好不容易,我們找到一條直通水邊的小徑,又陡又滑溜,交界處僅有可以立足的小沙地,連放張椅子都沒辦法。幸好,還有人用石頭圍起一個河水較淺的區域,讓水流趨緩,要站著泡泡腳還是可以的。
我們探索了一下,下午四點半華氏85度的陽光在樹林格擋下,由霸道轉得夢幻,我轉頭看看身邊又黃又刺的灌木,長了小小紫色的果子,果子在活力十足的河邊顯得瘦小。果肉一粒粒的,像是覆盆莓,我突然領悟,這可能是黑莓家族吧。
果子一叢叢的,頂多小指頭的指甲大,我眼光循著紫色、紅色、黑色的果實,希望能找到熟悉的肥胖黑莓身影。終於,在灌木叢尾端,我看到幾顆同樣只有指尖小,但晶瑩飽滿多的果子,還沒被陽光榨乾。我還來不及思考,也許早已期待手指被弄髒弄黏,便摘下了迷你黑莓,放入嘴裡。
首先,是溫熱,然後是果肉散開,黏黏軟軟的觸感。幸好,很甜!黑莓在豔陽下的河堤邊曬了整天,熟得發熱發軟,我擔心爛了,但是沒有;我怕酸怕苦,怕吃的不是黑莓,但也沒事。我又摘了一顆塞入男友嘴裡,也不知道他是否覺得不衛生,是否覺得不應該,但他也意外,「好甜!」
黑莓是歐恩樹文之一(muin),有的時候會被列入凱爾特樹曆中的九月,但在比較溫暖的地區,會以葡萄藤代替黑莓。也許是因為這層關係,也許因為小時候純粹觸覺味覺的記憶現在透過精神信仰的意義,加了一層體會,認黑莓、摘黑莓成了我這次旅行最開心的回憶之一。
精靈亂舞的仙女蝦、鬼池、羊毛棉花怪
旅程的另一個高潮,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時候,看見一個質地詭異的大台地從遠方地平線慢慢升起。那台地有深刻密集的溝痕,像塊巨大的黑褐色岩石,迥異於背景的草黃色山丘和乾枯草地,讓神秘學雷達心花怒放,心想這不是外星人地盤,就是特異的能量漩渦。隔天,我突發奇想:不知道能不能爬上去,看看有沒有詭異的生物住在上面?
一查可好,這個叫做Table Rock的地方,不但是火山岩地形,而且根據乾濕季不同,景象可能是炙熱藍天下的枯槁地形,也可能是潮濕溫潤的幽靈濕地。一般這樣炙熱乾涸的地方,會給人一種死寂而一成不變的印象,但是Table Rock是750萬年前的火山爆發熔岩累積成的,而日復一日的河流刻畫出深刻的溝槽,讓這塊巨岩週期性的累積水份、蒸發乾涸、週而復始,形成了特別的季節性水池「vernal pool」。
這讓我想到在愛爾蘭看到的消失的湖turlough,和vernal pool不正是異曲同工嗎?雖然兩者都是因為季節性的水量變化而消失又現行的湖水,但是turlough是因為水分透過多孔的石灰岩層而流去,這裡的vernal pool則是因為火山岩不透水性才能抓得住水份。在理解這兩者差異的過程中,我也發現vernal pool這樣看似尋常的名詞,竟然沒有直接對應的中文名詞,令人感到不可思議。既然這麼不可捉摸,又住著仙女蝦和棉花怪這些非等閒之輩,那不如就敬稱其為鬼池吧。
棉花怪生在鬼池雨季中,是個保育物種dwarf wooly meadowfoam,草原泡沫。這名字太過奇怪又奇幻,在記不起來的狀況下,我一直誤稱之為cotton wooly,腦中滿是棉花怪的畫面。其實meadowfoam和seafoam是植物,(印象中萃取物會用在保養品中?),dwarf wooly meadowfoam則是本地才有的小花。仙女蝦fairy shrimp,同樣是當地保育物種,是種精緻迷你蝦,身長6-25公釐。
這麼多有趣的名字,讓我想起德魯伊的學問,既是詩意的也是知識的,兩者缺一就不平衡了。要在詩中遙想自然,我習以為常,但能在自然科學中見到詩,這我不總是做得到。Table Rock以及豐富有趣的生態,賞賜了我這樣的經驗。
德魯伊的課程,就是點滴的累積
在Table Rock步道尾端,我驚喜萬分的發現了貌似橡樹的樹,樹葉符合我對橡樹的印象,樹上也掛了幾顆青綠的橡實。我認對了嗎?還是認錯了呢?無論如何,都突然覺得德魯伊精神與我同在。同樣在這次旅行中,我發現了一棵貌似白樺或是白楊的樹,便安排一頓別具意義的午餐在這棵樹旁,白色樹幹上的黑眼犀利,也讓我覺得與大地同在,內心踏實。
英國OBOD德魯伊組織的入門課程哲學,是細小的、多面向的,有歷史、有詩歌、有實踐、有古語。在口述課程中,每一「堂」都是短短幾分鐘而已(歷史面向除外),但因為課程短小,而能透過綿密的累積,潛移默化德魯伊的世界觀。每一次與大自然的接觸,可能面向都不同(例如有時候去畫風景畫,有時候去健身玩耍,有時候去放鬆靜心,有時候去觀光了解當地故事)。對我而言,自然科學是我最陌生的角度,因此,每一次從科學的角度去體驗自然的豐富,都可以是我們自動自發去累積連結的一堂課。
0 comments on “自然科學不及格,也可以當德魯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