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的自然風光與精神信仰
講到愛爾蘭,腦海就會浮現「Emerald Isle 翡翠島」綠油油的丘谷碧海。1999年,愛爾蘭西部克萊爾郡有一條高速公路建案希望穿過荒地,但對住在當地的人來說,那不是荒地,而是有靈的地方。用民間習俗觀點看,這荒地長了棵精靈樹 (fairy tree)。對有些人們來說,那樣的地方是屬於「Good Folk」的──屬於民間信仰所說的精靈,Good Folk 這別名也讓人聯想到我們所謂的「好兄弟」──也就是說,那地是屬於另一個的族群的,而不是只是我們擁有的。要是去破壞,可是破壞和諧,大不敬,為俗務而夷平神聖之地,會遭遇不幸的,民俗學家艾迪.列尼罕(Eddie Lenihan)如是說。愛爾蘭這樣的故事不少,走在當地就會聽說曾有哪個遺跡古堡,有人說要改建,但沒人肯接案,案主說好吧那我自己來,結果,動工前幾天他病倒了。
就是想去這樣的愛爾蘭,在看得見的自然風光中,尋找摸不著的精神信仰。
愛爾蘭的民間傳說聯想無限
小時候,圖書館有一本凱爾特民間故事,奠定了我對愛爾蘭當地信仰的印象。那本書接近正方形,也許有四公分厚,封面是灰灰的一片迷霧,有個凱爾特十字,封面也許其實是寫「居爾特」而非凱爾特。我開心的把它帶回家,但裡面的故事並未留在我的腦袋裡,反而是一些並不良善、沒啥天理、並不討喜的角色和劇情,讓我對凱爾特民間故事有種混亂、沒邏輯的印象, 不怎麼美妙。
然後,奇幻來了,從暗黑破壞神的中世紀遺跡想像、柏德之門對自然元素的刻化,到龍族、刺客傳說、冰與火之歌、甚至是重金屬等堆疊古老詩歌和魔法的作品,陸續進入我的生活,塞給我異國的衣著、器具、語言、地理風景,因為陌生、虛構,形成美感。
但我開始特別對凱爾特有 興趣,起因之一在於駭客時空,一個電玩、動漫畫與小說的世界。貫穿這個世界觀的一首長詩,黃昏的碑文Epitaph of the Twilight雖設定為德國詩人所寫,但「黃昏」二字刻下深深地印象,把我帶去Celtic Twilight 的世界。Celtic Twilight既是愛爾蘭詩人葉慈的作品,深入自己國土的神秘信仰,也在深入研究自己國度的文化之後,成為愛爾蘭國族復興的代名詞。他對神秘學的追求、對紀錄民間信仰的堅持、對奠定自己的文化認同的貢獻,足以顯示愛爾蘭凱爾特文化的獨特性。
凱爾特的黃昏不同於北歐神話的黃昏象徵毀滅,而是象徵交界之處。愛爾蘭的精靈傳說中,精靈們跟人類活在重疊但另一個次元的世界,而彼此之間有層薄暮,讓彼此不相交,只有在各種時空交際之處,例如黃昏這種由日轉夜的時候、或是薩溫節(10月31日至11月1日)這種由秋轉冬的時候,而且這種傳統的節日, 是從日落開始計算到隔天日落,而非當天的白天。
愛爾蘭的神聖地方,有多重名字

這深刻的自然信仰反應在愛爾蘭的地理人文景觀。多數地方都充滿著神話傳說,關於妖精的民間信仰也好,關於神祇或傳說時代的女王女神也好,愛爾蘭到處都是被封上神聖、有靈、有守護者、有故事的自然景觀,即便融入天主教之後亦然,許多地名,也都是早前凱爾特語描述地理景觀的文字,至今演變成了英文地名。
因此,我就想去見識,跟著大地活生生存在的傳說故事,到底是什麼樣的風景。
2016 年,我第一次規劃自己的小小愛爾蘭朝聖之旅,啟程前,對愛爾蘭這個國家其實是很無知的,只對它的自然美景、妖精及女神信仰、史前遺跡以及德魯依文化感到嚮往。我便開始尋找具有傳說背景的地區與地點。
許多人抱著類似的朝聖心態前往愛爾蘭,有趣的是,在現代的愛爾蘭,當然不是每個人都信這一套、或是追求這種神聖的自然關係。一個地方如果有其特殊性、靈性,可能三千年前會因為某個傳說被尊敬,八百年前又因為另一個聖人受尊敬,五百年前又因為某國族事件而受重視。人們賦予的故事和信念會不斷改變,不變的是一個地點上千年來對人類的影響力。
眾人傳誦的聖地與無人知曉的荒野
因此,雖然很多人是衝著中古世紀的天主教聖人遺跡前往愛爾蘭,現在也越來越多人是衝著異教信仰(如女神信仰或德魯依信仰),也有如我去找「精靈」,或是為一見葉慈眼中的神秘世界、或是尋找高能量的場域而去。人人想去致敬的事物不一,但很多地點是重疊的。到了一個地方,隨著主流思想或是介紹人的不同,他們也會告訴你不同的驚奇故事。
因此,從知名景點找起並沒有錯,主流景點正累積了多重敘事觀點。距離都柏林兩小時的博因河谷的 Newgrange,算是少數非常開門見山,以史前時期異教祖先的神聖場所角度,被宣告其重要性的官方景點。鄰近的 Hill of Tara,也以古時愛爾蘭帝王的歷史性角色,與觀光客會面。但像 Hill of Slaine 的重要性,很明顯地主要都是套用十二世紀聖派翠克的故事,而更早期的非天主教傳說,已鮮人訴說。我到 Slaine 的時候,有種被壓抑、喉頭被鎖住的感覺,尤其是讀到聖派翠克雕像的解說牌時,上面寫的文字更像是個枷鎖:「幸好,聖派翠克感化了原本的異教徒」。現場一讀,領悟到我們仍被視為尚未歸化基督正途的份子,愉快朝聖學習的心情,瞬間凝結成為未能出櫃的信仰異端,不覺噤聲。
愛裔美籍Patricia Monaghan所著的《The Red-Haired Girl from the Bog》(沼澤地的紅髮女),是我讀過用「景觀傳說」的角度去遊歷愛爾蘭最好的一本嚮導書。雖是文集而非導遊書,但她從每個省份與區域切分主題,再織入各地的傳說以及她個人的朝訪歷程,充分的呈現愛爾蘭地理、精神與文化的結合,也讓人體會,大至OPW Heritage景點、小至某個無路標的塚陵,都可能蘊含豐富的能量及傳說。我們各自帶著什麼知識、什麼心境?則會創造千百種不同的體驗。
位在歐洲西部邊陲的愛爾蘭,是很特別的地方,是沒有全盤被基督教征服、反而征服對方激發出了自成一格的Celtic spirituality的國度。強悍的本土凱爾特文化在基督教文化中注入的生命力,幻化出的迷霧國度將正統的天主教信仰,與大自然信仰背景的當地文化接軌了。
因此,找出著名史前遺跡,再與凱爾特神話故事場景比對,便能規劃凱爾特神話之旅。閱讀部落格、與在地導遊打聽,能找出一個地區不為網路論及的精靈塚、精靈樹、聖井等地。了解葉慈生平以及詩文,便能找出追尋激發他美感以及神秘學靈感的場所,規劃葉慈鄉迷霧之旅。
而不論神遊或是再訪,都願我們從凱爾特文化得到自然與心靈的一些滋潤、一些救贖、一些希望、及更多採取行動的力量。想知道更多,可以看我跟Earthwise Jackie的愛爾蘭神聖地點行程分享,或是我自己的愛爾蘭遊記。
0 comments on “這樣遊愛爾蘭:尋找凱爾特自然魔法的大地信仰朝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