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旅行.遊記

愛爾蘭遊記:The Burren(灰石篇)

從西北的 Connemara 玩到西邊的Burren,一路上不斷疑惑,愛爾蘭石頭怎麼那麼多?石墓、石洞、岩坡,到了 Burren 真的可以看個夠。

穿過消失的湖泊後,第一個rocky 景點就是石墓。

從 Connemara 到 The Burren,一路上都覺得愛爾蘭石頭怎麼那麼多。到了 Burren 真的可以看個夠。

1

充滿原始魔法的岩石景色,有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些是難以考究的史前遺跡,有些是近代的遺跡。例如 dolmen 石墓,通常長得像桌子,有兩塊巨石支撐、頂部則有一片水平巨石,鄰近有骸,據考察這些石墓到後來也常是儀式活動中心。我們穿過「湖地」爬上岩石坡,找到了一個 dolmen。走進三塊岩石的中間,有令人安心的感覺,我不禁抱著石頭讓內心平靜了幾分鐘。

2 3

更神奇的是,這個 dolmen 背後長了一株 elderflower(接骨木花)。Elderflower 傳統中有保護家作用,而這一株剛好長在 dolmen 背後,守護它。石墓周遭,遍地都是大型碎石,相當少見,Jackie 因而推測這邊本來有更大的建築,在經年累月分解之後,形成這麼多碎石。

4

在這窮鄉僻野,我們卻也吃了不錯的午餐,因為到處都是農場。我們去了一個小小的生態農場,叫做 Burren Nature Sanctuary,比較像是當地人來的托兒所,最近在轉型成觀光生態農場,令我聯想到台灣的年輕時光啊。既然人在歐洲西岸,就點個海帶沙拉、以及很少吃的鹹味司康吧。

7

5

我把司康對切開來,塗了令人朝思暮想的愛爾蘭奶油,一口司康一口乳酪。Jackie 終於看不下去,說「你都吃錯了耶。」原來,應該上下對切,像漢堡一樣,塗上蕃茄橄欖酸豆醬料(tomato tapenade)和奶油,然後把乳酪夾進去吃。「這樣比乾乾的司康好吃多了吧?」真的,味道完全不一樣了!

6

海帶沙拉是 sea spaghetti 跟豆芽菜,蠻特別的,清脆又香香。

過了中午,滿天的灰色堆積雲變成帶著溼氣的豔陽天。接下來我們前往 Burren 僧人修行的洞穴。可以看到,前方已經從翠綠轉為灰色的岩石色了。

8

Burren 有個國家公園,有趣的是,親身到了才發現這個國家之寶竟罕無人煙,不像美國的國家公園,越是重要、越是人山人海水洩不通。The Burren 是一片很大以石灰岩地質為主的區域,氣氛更像是個自然保護區,Burren National Park國家公園座落在其中,而公園本身並不見得最具有代表性,只是表示它有被闢出步道路線、有牌子標示人類的痕跡而已。

9 10

這就是 Burren 國家公園在 Eagle’s Rock的閘門。左邊的凹洞,類似墓園圍牆的設計,在閘門關閉的時候讓人也可以進去追念逝者。

套用 Jakcie 的話,這個地方有 very lovely energy,因此她帶了皮鼓、鑼、以及 dowsing 用的能量探測棒,讓我們去實地感受。

難得在愛爾蘭遇上這樣的好天氣。因為地質的關係,Burren 常常比愛爾蘭其他同區的地方來得溫暖一些。「朝聖」過程中,大草坡吸引我們停留了下來,在茂密的草地上享受太陽、風聲、花香、風景與故事。愛爾蘭茂密的簌簌風聲,充滿綠葉與樹枝的磨蹭聲響,源源不絕,令人好享受。最後,還忍不住趴在草地上,讓肚皮和手心貼著草地泥土,覺得好安心好安心。

11

我們前往在禁食時用言靈召來食物的聖人 St. Colman 當年在深山中隱居的山洞所在。St. Colman 是一位低階貴族女性的兒子,他母親懷胎之後便有人要謀殺她,但被謀害三次不成。敵人意識到了這嬰兒自有天命,母親也意識到兒子命運不凡,因而將他托給修道院。少年長大後離開修道院在深山獨自修行,後來認識另一位僧侶,兩人禁食之後餓不成樣,想不到在開口祈求食物之後,竟然就有滿載食物的碟子飛到他們面前。另一位僧侶因飲食過量而死,Colman 被士兵抓去,發現原來那些是國王失蹤的碟子,竟飛到他們那裡去了。衛兵回報國王說,碟子飛到僧人那裡去了,國王因而發現他是自己的表親,便捎旨意,告訴 Colman 可以選擇任何一個地方,國王幫他蓋修道院 。後來,他選擇的地方就是我們後來去看的 Kilmacduagh 修道院遺跡

我們今天是先來到 St. Colman 早期所待獨自修行的地方。我們在草坡上的時候,只有兩個人下山離開,還有一個五六人的團體上山。Jackie 在林蔭茂密、樹叢岩石穿梭處,帶我走進了那個漆黑的小山洞。也發現在外圍的大石旁,發現能量特別強。(我用探測棒和墜子都有反應。)

洞穴的山角下,則是小教堂,西邊整面石牆都還留著,內側放了大十字架,東面則還保留像是神壇的台子。

14 15 16

建築外的東側,還有一顆好高好高的 ash tree。Ash tree 梣樹在精靈傳說中常常出現,作為驅擋精靈之用,也是北歐神話中的世界之樹。

外頭有個 station,再旁邊則有潺潺的溪水。Jackie 說:「我不知道你怎樣,但我渴死了。」又說:「這是最接近源頭的水,再上游沒有東西了。」我就跟著這個當地地表地底的水流專家,我們就像當年步行爬過一個又一個岩石山頭的僧侶,低頭在冰涼的溪水中汲水而隱,冰涼暢快,不算鮮甜但也清澈舒適。

P1140947

聖人的隱居歲月,掰掰。

我們在林蔭下作 sound 的用意是,藉由音頻,跟自然共鳴。Jackie 拿鑼,我拿傳統皮鼓,用中小的力道敲著。要敲什麼?根據什麼決定頻率力道?看 Jackie 已然全神貫注的樣子,我也只能憑自己的直覺來嘗試了!我盡量放空,跟著樹林呼吸搖動的韻律敲出聲音。鑼的聲音鏗鏘厚實又綿密,類似 sound bowl 清澈貫耳;鼓的聲音則較平抑,大概跟我的技術跟心境有關(不確定、又怕太吵)。Jackie 有一次跟一位 shaman 來做,到後來 shaman 卻開始做自己的 journeying 了。Jackie 嘀咕說,這跟初衷完全脫離了,初衷是跟大自然對話,給予、傾聽,因為植物們也會感應到我們的用心,不是開始進到自己的世界。因此我們結束的收尾方師,是放下樂器,在寧靜中,再次感受自然的聲音和律動。是不是覺得更平靜了、感官更敏銳了?是不是更聽得見大自然發出的聲音和訊息了?

下山時,Jackie 二度發現這隻艷橘色的蝴蝶,非常開心,說蝴蝶是象徵蛻變的好預兆。(原來,她剛遇到奧客,透過 PayPal 不斷吵鬧,弄得她心煩意亂。)當她追著蝴蝶照相一邊哭喊「啊,飛走了!」的時候,蝴蝶反而帶她到兩隻蝴蝶棲息處了,她開心的不得了。後來我也抓到機會,拍下他們。 Jackie 還執著的在兩天後去 Coole Park 時詢問是什麼蝴蝶。畢竟,這是她的興趣兼專攻呢。

P1140963

P1150133

研究一番後,決定原來是那隻 Pearl-bordered Fritillary 啦。我們跟 Jackie 的女兒和其男友一起討論蝴蝶,我很驚訝原來不論年紀,在野外長大的他們,對於討論生物品種、翅膀的弧度形狀、斑點分布的位置、邊線的花紋,都是這麼的稀鬆平常。

跟著 Jackie 最期待的探索地,當然是精靈地 fairy fort 嘍。

0 comments on “愛爾蘭遊記:The Burren(灰石篇)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