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急急忙忙地趕上了恰巧在收穫節舉辦的「史前一百萬年」恐龍射箭比賽,可以出外上山呼吸新鮮空氣。農業社會首批收成,現代社會則是驗收工作技能嗎?

在7/31到8/1,在古代愛爾蘭也是騎馬比賽、交易牲口、戶外活動及說故事的季節。我這幾年固定會去的射箭場,一年之中都會舉辦幾場主題性射箭比賽,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為期兩天的恐龍射箭比賽,有些人甚至遠從美國各地而來露營參加。因為他們的這個活動,我可以趁著比賽一起體會這個「愛爾蘭奧運」的收穫節精神。
收穫節的體育紀念賽習俗

歷史記載上,收穫節有個叫做Tailteann Games(運動會)或是Tailteann Fair(市集)的習俗,有人認為可追溯至史前1600左右,較明文的紀載則認為約在西元七至十世紀盛行。凱爾特神話中,魯格是達奴神族的一神,他的養母Tailtiu為開疆僻壤而在八月一日耗盡身心過世,魯格為了紀念她,號召人們共同感念新的耕土,並以盛宴以及競賽活動,將紀念及儀式融在行動之中,因此收穫節既是葬禮,也是慶典,是儀式。
我平常對運動以及體育項目是頗冷感,會為了身心健康而關注,除此之外是到了儀式典禮規模或是舉城同慶的情況才會有感情上的認同。但因為有了這層神話故事,也學著用不同視角體會競賽。
以喪葬懷念為出發點的活動,中文翻譯最接近的意思也許是紀念賽。菲爾勃格族養母因為了給人民農地而過世。而魯格的回報,是希望人們交流互動,交換故事,敲定協議,舉辦市集,並出門接近土地。也許是因為夏天的關係,跟奧運日期相近。
這個時節的意義流傳至現代愛爾蘭,七八月大概不用去找女巫也可以找到以收穫節為名的活動來參加。例如在八月前的最後一個禮拜天舉行的Reek Sunday,人們會赤腳爬著名的Croagh Patrick(暱稱The Reek)朝聖。愛爾蘭西南部凱里郡County Kerry的Mt. Brandon 登山活動和八月初的Puck Fair據稱也有收穫節的淵源。不同城市也會舉辦以工藝、傳統音樂及故事表演為主的活動。
也許許多世紀以來,大家已經不用傳統收穫節之名(Lughnassadh)稱呼這個時節,但隨著本土文化復興,近年採用收穫節之名以的活動多了起來,在二零年代也曾有過復興Tailteann Games的國內競賽。
比賽,也是一種收成

射箭對我而言是儀式性的靜態活動。當初確實是想學日本弓道,但因求學無門,沒有道場可去,所以就從常見的奧運式反曲弓學起。我上課的射箭場在戶外,除了有一字排開的標靶練習場,也有散布山坡中的標靶,人們最主要其實是練習在一條路徑上,依數字的標序一個一個射、一個一個練習。
戶外環境中,每個標靶位置和射箭位置的關係都不同,有時在平地往上或往下坡瞄準,有時雙腳高低不平,有時要從兩棵樹的中間射過去。有的特別近,有的遠到會擔心把箭弄丟。
也因此,每次走到新的標靶,都是在訓練並找回自己的直覺。如何在沒有標示的狀況下判斷距離,如何在雙腳不平的狀況下保持同樣的拉弓幅度,如何擺脫射不準下場的恐懼(弄丟箭或損傷箭等等)。
疫情以來,戶外射箭成為相對安全的活動,但我從來沒有計分或是把表現量化,有沒有進步都只是憑個感覺。參加比賽原本主要是為了社群和為了好玩,仔細一想才發現,記個分數,來個良性競爭,來個夏末小驗收,也是有收穫的意義。
很少想過計分也是因為,即使是競賽,射箭唯一的競爭對象只有自己。沒有一次成功會保證下一次成功,也沒有一次失敗能預言再度失敗。唯一的證明與獎賞,只有持續練習射箭這件事本身。最簡單的滿足,則來自放手前後的平靜。
射每一支箭都需要預備動作。深呼吸,讓身體歸零,好讓每一次的開始都在同樣的狀態。接地氣,讓全身安穩的立基於土地上,感受身體每個部分連結為一體。清空心思,專注於眼前唯一的目標,放空任何情緒影響。
預備之後,舉箭射箭的動作,又是一連串的細節。
射箭追求的是一致性。但是,注意事項以及外來影響如此繁雜,要每次都能以同樣的心境做同樣的動作,並不容易。有變動有落差是正常。
因此,比起集中靶心,似乎歸零才是真正的目標。

對於大地信仰者來說,能在風吹蟲鳴的環境下一次次反覆這樣的練習,不但浪漫,也是精神寄託的具象化,是實實在在讓身心靈並進的活動,讓海底輪平衡一下其他能量。每次拉弓前深呼吸找回平靜,每次放箭前提醒自己專注唯一的目標。
時節將近,一旦參加比賽見真章,要看到血淋淋的數字,真有點戰戰兢兢,也有點興奮。射箭人很愛拿「藉口」開玩笑,各種錯失紅心的情況都值得拿來說笑編藉口,就因為射箭的本質,太認真就輸了。
前一年的收穫節,恰巧在露營中度過,今年則是應景的運動比賽。我想以後也會以上山、出門或是運動作為過節方式之一吧。
昨天在燥熱之中突然有個低溫的大陰天,涼風陣陣,讓人多拉了個毯子披身。過了收穫節,日落提前的速度也將越來越明顯,讓我已經開始悼念即將到來的夏日尾聲。想要冬眠的我竟然也不捨了。
0 comments on “今年收穫節,以參加射箭比賽來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