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旅行.遊記

愛爾蘭遊記:山光、移民與饑荒—西愛爾蘭 Connemara

我們遊客對旅行團必達的西愛爾蘭的印象,就是純樸、原始的愛爾蘭景色與生活,但當地人對 Connemara  的印象,更要加上一層饑荒與移民的陰影。

我們遊客對西愛爾蘭的印象,就是純樸、原汁原味的愛爾蘭景色與生活,但當地人對 Connemara  的印象,更要加上一層饑荒與移民的陰影。

住在 Burren 的地陪 Jackie 說:「你喜歡 Connemara 是嗎?我不是很喜歡,我覺得那裡充滿哀傷的氣息呢。」

住在 Sligo 的計程車司機 Brandon 說:「是啊,因為饑荒,我們不得不搬離家鄉(County Leitrim),有人移民到美國去了。雖然有點貧困,我還是以我的老家為榮。」

在 Galway 的短短兩天,在 Inishmore、莫赫斷崖和 Connemara 之間猶豫許久後,決定除了 Inishmore 之外還要去莫赫斷崖(把大西洋看個夠)。但當天起來看到一早就在下雨,便打去旅遊公司問:這天氣,去斷崖好還是 Connemara 好?對方篤定的說,Connemara。結果,我發現去斷崖的車子還是坐得滿滿的,但我還是改成去 Connemara 了。不過正如同 Tripadvisor 論壇版友所說,去哪個都不會後悔的。導遊也補充,「如果在下雨,就看不到莫赫斷崖。如果看得到,反正就也快下雨了。」照他說法,愛爾蘭雨季是每年三百天,叫做「液態陽光」。

1 P1140668

Connemara 是最具西愛爾蘭代表性的地區,以愛爾蘭語為主,農地田野居多。標準的一日團行程都是沿著 N59 公路,先停留 Peacockes Hotel紀念品店與咖啡店,依據天候沿途看山野風光停留拍照,抵達 Kylemore Abbey 後放生自己行動,回程停留拍攝 Silent Man 的 Cong 小鎮 。

 

Peacockes Hotel 是紀念品行程初體驗,原來這裡的特產是石頭跟羊毛啊。真不意外,哈哈!而且毛衣大部分樣式還不錯。

2016-06-28 11.33.562016-06-28 11.36.012016-06-28 11.36.18

第一次在愛爾蘭看到有神話意味的 cauldron(Dagda 神帶到愛爾蘭的大釜)。

2016-06-28 11.22.02

走進咖啡店,濃濃的煙味把我嚇壞了。原來這是貨真價實「家」的味道。

 

在間歇的陰雨及陽光中,導遊終於決定,該是時候放小鬼們下車透透氣了。第一站停在這湖邊,天地之廣,讓人很感動,天啊!我終於在愛爾蘭的土地上了:起伏不高的山開闊無比,倒影映在湖泊上,還有一堆堆的高積雲、靜悄悄但無所不在的牛羊、以及稀少的人跡屋舍。

P1140671 lakeP1140674 lake

第一站,導遊就興沖沖的跟我們講解家的味道從何而來:這是稱作 turf 的泥炭,在這一區還蠻頻繁可見的。

P1140678 turf

農夫們整理泥土,然後切成一塊塊再蓋起來曬乾,是例行工作,冬天就可以生火燒水取暖,也會放在爐蓋上,因此產生那濃厚的煙味。在饑荒之時,親戚家人奔走美國,投身陌生的生活方式,大家都覺得此生再也不會見面了。當經濟和技術終於可以發達讓移民們返家,表親一聞到這記憶中的 turf 泥炭味,便鼻子一酸驗證這個愛爾蘭諺語:「There’s no fire place like your own fireplace」,也就是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啦。

 

寧靜的風光寫滿黯然的歷史。遠方山坡上一條條綠色的線,是馬鈴薯饑荒的傷痕,在草坡下癒合著。我對愛爾蘭的馬鈴薯饑荒時代很陌生,但其實那只發生在兩代之前,那更是美國有許多愛爾蘭後裔、愛爾蘭這麼多美國觀光客(尋根來著)的原因。

P1140819 finny valley ridges

 

只要在愛爾蘭待一天就會發現這裡石頭很多,雖然很可愛,但也表示要農耕非常頭痛。西愛爾蘭是這樣貧脊的邊陲,就連當初羅馬人、天主教傳教都懶得深入西愛爾蘭,因此現在才留下比較多的傳統文化。在佃農制度下, 二十世紀初,大家發現馬鈴薯既好種,又可以快速把一家人餵飽,因此大家爭相種植馬鈴薯,卻有一天起床發現整個地區的馬鈴薯都患病死光了。幾年下來,農民或是餓死、或是奔走他省、或是毅然決定移民到加拿大或美國,找尋後代的一絲生機。

 

孩童的墓(mass grave),悼念所有因饑荒而死的孩子們。

P1140782 mass grave

 

愛爾蘭唯一的峽灣,當初二戰德國曾經來問愛爾蘭可不可以借用他們這個港口登陸,愛爾蘭保持中立回絕了。

P1140788 Killary Harbour FjordP1140792 Killary Harbour Fjord

 

在大巴上,邊聽著導遊專為美國遊客設計的梗,一邊興味盎然的作筆記,邊做邊打瞌睡。

這大半天,我們慢慢的吸收愛爾蘭的美好與哀傷。導遊又一時興起出主意,帶我們繞小路,放我們下車自己步行一段山路。我想像著自己是當地人,也許是古時的人也許是現代人,大概時常這樣用上許多時間,苦幹實幹步行穿過丘陵溪谷吧。

P1140813P1140821

繼早上的湖之後,Finny Valley 是又一驚喜愛爾蘭畫面。

P1140826

 

昏睡半天後來到 Cong,什麼講解都沒聽到,只知道這裡以拍攝 John Wayne的 The Quiet Man 電影聞名。

P1140880P1140857P1140879

傳統的屋子。雖然聽說是蠻防水的,但好像會吸引很多小東西一起住。

P1140837P1140839

繞了一圈赫然發現這裡也有修道院遺跡。

P1140881

Teach 是愛爾蘭語的「房子」,發音類似台語的「笑」!

P1140884

我在 Cong 完全是個走馬看花的觀光客路線,看風景、拍照、走進以觀光維生的小鎮,對我而言,走訪來去就像套上一個殼再把他拿掉一樣。

除了讓人融化的美景之外,在 Connemara 一日由的收穫就是思考我對愛爾蘭的喜歡,能有多深?如果我真想要融入這個國家、想要住在這裡,先決條件之一,就是是否能夠對歷史和共同記憶感同身受吧。如果對於這個國家的過去未來,沒有情感共鳴,那也就無法和身邊的人共鳴,再喜歡也只是個迷妹,住再久仍是孤單的外人。

 

0 comments on “愛爾蘭遊記:山光、移民與饑荒—西愛爾蘭 Connemara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